榕城君子王孝泉

革新政经, 推广教育

教学行政写作, 发挥全才

王孝泉极少与家人谈到他的事业与志趣, 因此他们所知有限, 只记得他一生从来没有脱离过教职, 而且工作忙碌, 晚上回家了还往往关了门在小楼的书房里, 不到夜深不休息。 他为人又一向采取低调, 有任何成就, 从不宣扬。

这种个性说来在这一家很典型, 因此多位亲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也没有机会多加了解, 往往等到斯人已逝, 才觉得遗憾。所幸从有限的资料中, 能发掘到外公的所做作为, 为他留下长远的记录, 同时也希望给后人作些启发。

孝泉留下的书信不多, 他极少说到自己, 但有一封家书致在台湾的三女(1948), 其中寥寥数语, 对他的心态, 提供了很真切的素描:

我亦系穷苦出身, 向来从不轻易向人讨情;自十六七岁起, 以至于今, 无论政界 、教育界, 我都涉猎过, 但在政界, 兢兢自守, 不贪污 、不懈怠, 尽我的本分, 在教育界, 我尤喜欢教导学生,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浏览孝泉的简历, 可见到他曾经担任过北京中央教育部参事, 专门教育司司长, 福建省视学官, 教育厅与财政厅秘书长等, 最后的一个公职是福建省議會秘書長; 他也曾在福建协和大学, 厦门大学,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福建师范学院等任教, 最后由福州大学教授的职位退休。

可是真要了解他的成就, 只看这些职称是不够的。仔细分析他从事过的工作与留下的著作, 就会发现他的事业呈现了两条平行但经常交会的轨迹: 他担任过省级与中央级的中级领导, 对改建政法财经制度有想法和研究, 发的论文有过影响, 又曾在各级学校推广教育, 作育英才。换句话说, 他能办事, 善动笔, 又乐于教学解惑。

1908 - 1909年间, 他第一次留日学成师范教育返国, 就受聘到刚成立不久的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任教, 并担任主任, 还不到30岁, 就负起拟定课程规划师资的责任, 受赞誉为, “办学认真, 成绩斐然可观。” 三年多之后, 升任为福建省视学官, 监督并处理福建省的学务, 时常巡察各乡村市镇学堂。31岁(1913)受举荐成为在北京的教育部参事。2

研究税制, 参与财政

33岁(1915)那年, 他返回福州, 受聘为福建协和大学讲师, 同时担任了福建省教育会, 福建省教育厅的领导职务。就在这段时间, 他再度公费留日, 去了早稻田大学, 攻读政治经济, 35岁(1917)学成归国。回国不久, 就经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厘金问题》一书。 出书不是一朝一日的事, 可见这课题他已甚有研究, 很可能是留日时期的成果之一。

这本书到现在已超过百年, 但至今还有财经学者引述, 是什么原因? 值得多说几句: 厘金制度 3设置于1833年太平天国时期, 原意是剿乱时期让地方“因地制宜”,向商人抽税以筹军费, 是商品过境时抽的一种关税。最初只及大米, 后来, 几乎无物不征, 而且货品从甲地运到乙地, 关卡重重, 一再被征; 这种商业税制, 成了极大的税源, 但也弊端百出, 并且让国货无法与廉价的舶来品竞争, 严重地影响到清末民初民间工商业发展, 成为中国近代的一大“恶税,”是政经发展的绊脚石, 数十年来有识之士一再要求废除而未成。

孝泉的《中国厘金问题》一书, 综述缘起, 分析利弊, 是中国学者研究这个题目的第一部著作。1931年, 出书十四年之后, 中央政府终于宣布废除厘金制度, 裁厘成为当时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一大措施。今天的学者们仍然认为研究厘金制度, 可以总结出税制变迁的基本规律, 对当前中国税制改革仍有着重要的启示。

早期著作,书的首版看来残旧,但近年还续有再版,并有学者引用。

1924年孝泉出了另一部书, 《福建财政史纲》, 以地方财政发展的沿革做了整理归纳, 此书1935年又出了下册, 这一套书被收入《近代中国经济史》, 《近代中国史料》 等丛书内, 成为重要文献。除了出版论述, 他还担任过福建省财政厅秘书科科长, 这是具体办事的位置, 他因此有机会融汇了书本上的理论学识和单位里的实务。

孝泉 (振先)手书的条幅在拍卖字画的网站展现,他的书法已成了典藏品 。

主持草拟省宪

就在同一时期, 福建省议会召开临时会, 讨论制定省级立宪, 1922年他被选为九人起草员之一, 1923年又被推举为福建省制宪起草委员会委员长。委员会曾开过二十多次大会, 提出省宪和实行法草案。

孝泉完成起草任务后, 于1924年春, 应厦门大学之聘, 回返教育界。这时省宪经过福建全省公民投票通过, 1925年正式公布实施, 可惜随即遭到北洋政府否决。历史告诉我们, 这时正逢军阀呈霸, 福建各系争权, 政局极为混乱; 立宪的目标在于废除集权, 通过代议制度, 分权于民, 这与军阀的集权手法直接抵触, 所以即使得到多数人民的支持, 省宪还是无法实践。他在那样的环境下还投身参与拟定宪法, 可以看出他一心盼望着有健全的政法制度, 让社会得到稳定, 百姓得以修养生息。

即使身在校园, 孝泉也没有放弃他的理想。1924 - 1927年间, 他担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 当时法科也附属于文科, 所以他除了承担汉语应用文与演说等课程的教学, 还兼授议会法, 中国宪法等课程。1925年, 他将自己在厦大的授课讲义整理成 《中国古代法理学》 一书,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6年, 他又在《厦门大学季刊》发表了 《福建省宪法之今昔观》, 条理清晰的说明福建省宪法成立的缘起, 内容要点, 并客观的指出利弊与症结。此文出自曾主持拟宪的政法学者, 有特殊的价值, 现收录于有关中国地方行宪史的文献, 近年仍有学者引述, 并于2007年再度出版。从这篇论文还可以看出, 孝泉本人对于平等法治的信念, 与他所响往的理想社会。

献身教育

孝泉的教育生涯,与华南女子文理大学 (现福建师范大学)渊源极深。两位关键人物,都得到他的支持:创校的利迪亚(Lydia Trimble),与首任华人校长,堂侄女王世静。

1927年离开厦门大学回到福州后, 孝泉受聘为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兼文史系主任。孝泉与华南女大的渊源甚深, 对这所大学的发展值得做进一步的了解4: 华南女大1908年创校之初, 他曾帮助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5在仓前山购买校址。后来, 他的堂侄女王世静留美归国, 31岁时任命为这所大学的第一任华人校长(1928), 孝泉发挥过举荐的作用。王世静是前状元王文堪的嫡孙女, 她留美得到密西根大学化学博士返国, 当了华南校长后, 毕身未嫁, 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之后数十年, 华南女大规模渐成, 名望日上, 但也连续克服过一道道难关: 正式立案程序繁多, 之后抗日战乱又全校避难南平, 接着重建烧毁的福州校舍, 然后又进行教改为公立大学。1951年与协和大学和福建省立师范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 1953年改名为“福州师范学院”, 合并了其他院校; 到1972年又更名为今天的“福建师范大学。”

从建校到1951年改制, 孝泉融汇了他教育界的经验, 对妇女教育的支持, 以及在“基督教青年会” 的关系6, 为华南的教学与校务起过相当的作用。 孝泉的简历虽然列有不同的校名, 多可追溯到“华南女校”, 他的足迹原来一直在华南的校园里, 到超过退休年龄, 还一再被挽留, 继续留校到将近70岁。

从1908到1951, 王孝泉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 横跨小学, 中学, 大学, 最早在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后经协和大学, 英华中学, 到了华南女大, 抗日战争期间, 他随华南撤退到南平时, 还兼任过当地私立建华初中7校长,一贯的结合了教学与治校为一身, 凡是与教育界有过接触的, 可以体会到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人才。

参与政界的历程

如果在晚年才结识孝泉, 记得他谦谦君子的书生形象, 会很难想象他为何参政: 1922 - 24年他加入福建省立宪委员会, 当时国民党当政, 但掌权的军阀与地方有着尖锐的矛盾, 立宪成果被军阀势力一笔购销。

1939年福建省临时参议会在永安成立, 孝泉参加了参议员竞选, 于1943年当选为第二届参议员。在议会里, 敢提案, 敢谏言, 主张抗日, 以正直敢言而受尊敬。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他留在福建省参议会接任秘书长的职位。可惜政局混乱, 南京临时政府不久就瓦解, 省参议会被福建省人民政厅接管, 请他做特邀的人民代表, 参加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这时他已经近65岁, 不久就告退政坛。

孝泉所处的时代, 从1911年民国初创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社会与政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民主制度尚在雏形, 专治传统与革新前卫不断拉锯, 政治舞台上有革命派, 北洋集团, 立宪派等等, 各派之间有冲突也有妥协。革命与立宪派, 有相同的宪政理想, 需求政治上的真正革新, 每一次的决策, 每一种措施, 即使一时似乎没起多少作用, 长远地说, 滴水成江河, 都注入了国家社会进步的长流里。

在风雨飘摇, 危机重重的年代, 是什么在推动王孝泉? 他一而再, 再而三, 挺身踏上政治舞台, 不为求名逐利, 而是一点一滴的推动他关切的项目, 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 执着于理想的精神与道德勇气, 多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