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君子王孝泉

祖屋, 状元, 状元府

西清王氏的起源

王孝泉

王孝泉出生于福州市鼓楼区竹林境小区的祖屋, 府邸范围可观, 前门在东街的孝义巷, 后门通灯笼巷, 王孝泉自幼在此成长, 直至娶妻生子, 度过了大半辈子。 这所高龄三百余年的宅第, 名為 “王氏状元府”, 至今还在, 算是凤毛麟角了, 有着涵蕴历史价值的故事, 何况是我母亲回忆儿时, 最常说到的地方, 所以好奇心驱使我想多知道些。

“书香世家”这个词是母亲常用到的, 对少年的我是个抽象的旧观念, 只能联想到泛黄的书页而已, 一直到发现了王家先人的故事, 理解到此词的起源, 才恍然大悟, 原来祖先的行为举止, 不但对孝泉有启发, 而且通过孝泉影响到后代。

王家的先人据说源起山西太原, 南移后定居江西吉水县清江乡, 称为“西清王氏”, 以肩贩陶瓷为业, 行商于江西福建间, 经常以福州为据点, 经销瓷器。 约16世纪, 明嘉靖年間, 时逢明代制瓷工业与运销转型, 由家族小规模经营, 发展为大户商贾设厂雇用劳工操作, 还大量外销; 同时江西一带连年水灾饥荒, 生活日益艰困, 成千上万的百姓举家外迁, 这种社会背景与王氏决定移居福州, 肯定是有关联的。

福州的祖屋建于明代, 是王家定居福州后购置的产业, 府邸建成以后, 老祖先指着新宅宣称:“首举于乡者得之。”意思是, 哪一个子孙先中了举人, 宅产就归他, 显然在鼓励后人勤于读书治学, 学而优则仕, 表达了王家由商转仕的志愿。

1798年, 王庆云诞生于祖屋, 他22岁(1819)中了举, 成为祖产的继承人。 他奉派的官职都在福建之外, 极少有机会回乡。 但为了表示感激先祖的激励, 他将祖屋原名为 “荆花馆” 的书房庭院, 改建为 “王氏宗祠”。 宗祠是祭拜祖先的厅堂, 也是族人聚集, 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 建了宗祠, 就表明王家这时在福州生了根, 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可以告慰祖先了。

祠堂正厅悬挂了王庆云题的一副对联:

家传仁孝, 世敦友于, 念祖厥德, 受祜孔多;

县为士仪, 学乃人福, 立身扬名, 克长以翼。

王庆云, 字家鐶, 是王氏迁闽以来的第十代, 从他开始, 王家子孙就按照这幅对联作为排行取名字, 修订族谱也是从他开始。 母亲和舅舅阿姨们是 “世” 字辈, 王氏后裔如今到世、敦、友、于几代, 已经绵延了数百户, 广布于海内外了。 有时陌生人相遇, 一对照名字, 会发现是同宗亲戚。

王庆云是王家官位最显赫的。 他中举后入了翰林院, 类似今天的国务院办公厅, 这是清廷最高的文教中枢, 主掌国史, 科举, 又负责皇帝的教育。 曾获曾国藩举荐, 当过顺天府尹, 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市委书记。 他职务曾远及陕西, 贵州, 担任过陕西巡抚, 四川总督, 政绩很多, 改革税收, 清剿土匪, 扫弊端, 兴义塾等。 受任为兩廣總督时, 因病没有上任; 他65那年调回京师任工部尚书, 相当于今日的内政及交通部长, 正要抱病就任, 就病发去世。 就文字记录所提到的症状, 死因可能是中风。

王氏状元府的开始

“狀元府” 這榮銜來自於王庆云的嫡孙王仁堪, 他是福州厉代三位狀元之一。 仁堪也沒有住過祖屋, 1849年北京出生以後, 自幼就追随祖父王庆云, 官职派到哪里, 他就跟到哪里, 祖父很欣赏这从小就才气横溢, 能诗善文的孙子, 孙儿立身行事也受到祖父的教诲薰陶。 可惜祖父在他十四岁那年突然病逝, 祖母也在一个月内过逝, 父亲传璨悲慟过度, 无力料理后事, 还是仁堪出面, 年纪轻轻, “处理大事如成人, 井井有条,” 让人刮目相看, 不愧为王庆云亲自调教的爱孙。

仁堪29岁(1877)考中状元, 他初入朝廷, 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器重, 慈禧还赐给他亲笔的 “福” 字匾额。 王庆云和王仁堪祖孙的经历, 有不少相似之处: 两位得到功名后, 都没有坐享荣华富贵, 奉派的官职, 常常远达贵州湖北边陲, 不是剿匪赈灾, 就是扫贪污办义学, 天南地北到处奔波, 晓行夜舟, 非常辛苦。 史料上记载, 两位都是勤政爱民的清官, 也都在任内鞠躬尽瘁。

状元的几樁故事

王仁堪状元比较出名的, 是他个性耿直, 在朝上敢说真话: 光緒年間, 慈禧太后挪用國庫, 欲修清漪園(頤和園), 慈禧太后的妹夫, 醇親王奕譞在旁奉承帮腔。 王仁堪上書彈劾他, 冒犯了太后, 反遭下放为镇江知府, 管理镇江与附近几个县。

他到了镇江府上任不到五天, 丹阳县就发生了教案: 百姓听闻教堂埋有孩童尸体, 怒而烧毁教堂; 当时清廷怕得罪外国, 处处袒护教堂教士, 没有明定法规, 有事就不由分说, 先惩罚百姓, 造成百姓仇外的心理, 已经教案四起, 很多县官束手无策, 丢了乌纱帽。

当时的丹阳知县是查文清, 他向前來查案的鎮江知府王仁堪汇报時, 因听闻仁堪一向有 “直言敢諫 、 清流風骨” 的声譽, 坦然向他分析情况。 王仁堪与查知县配合, 放了打入冤狱的百姓, 对教堂也作了适当的赔偿。 此举做到 “人心既平, 讹言自息, 安民护教, 各得其所,” 立得民心, 上级也松了口气。 查文清就是闻名作家金庸(查良镛)的祖父, 金庸还把此事写成小说。

另一庄比较少为人知的, 是他与鲁迅的关联: 王仁堪在作苏州作知府期间,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其子(鲁迅之父周伯宜) 几次考试不中, 周福清向主考官行贿, 那天王仁堪恰好在场, 当场揭露, 周因而入狱, 周家为由死牢救出祖父, 倾家荡产, 周伯宜忧愤病故, 自此家道中落。 有人论说: “这个境遇, 也许有助鲁迅体会到民间疾苦, 造成他特殊的文学成就。”

更巧的是, 日后王仁堪的堂侄王孝泉曾与鲁迅同期留日, 又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做过同事, 有些交情。 历史的风云际会, 谁能预料呢?

王仁堪任镇江知府, 虽然算是被贬, 他并没有怨天尤人, 反而敬业如故, “折狱惩奸, 讲求水利, 赈恤灾黎, 振兴文教,” 常常不顾溽暑寒冬奔波乡间, 修水渠, 救蝗灾, 还彻夜赶写对联, 义卖了来赈灾, 因此发作过疝气。 两年后, 被调为苏州知府, 又没日没夜的审理久积案件, 不到两个月, 结清七百余案, 人称青天再现。可能因此积劳成疾而病逝, 享年才四十六。

所谓 “盖棺论定”, 他辞世后, 镇江老百姓为他修 “王公祠”, 上面记有:

多士闻君去, 晨夜几罢读;

农夫闻君去, 村村同聚哭;

工贾闻君去, 阖市焚香祝;

儿童及妇女, 追号相追逐;

俭约慈父去, 吾侪恐不育。

这段诗不同一般歌功颂德的文句, 语气平易, 情意深切, 颇为感人, 可见百姓对他的爱戴是发自内心的。

古屋旧事

有他们这样的祖先, 使得福州的 “王氏状元府” 更加深了一层意义。 王家子孙, 在这座祖屋出生成长的有好几代。 母亲回忆时说过, “老屋共有五进, 每一进有二到四套房, 围着天井, 前厅待客, 各家分住一进。” 我于2014年初访福州探望大姨(世深, 特意去 “三坊七巷”参观, 在文物館整修一新的明代古宅裡流連時, 能想象到当初祖屋的模样。

状元府當年的厅堂,建筑规模应该类似 “三坊七巷” 里修复过的明代古宅。

大舅世桢也记得: “進大门二楼右偏房, 就是爹的書房, 小孩不准進去; 奶奶, 孩子住底層二进左右两侧房。” 后进的花厅陈设了盆景字画, 是孩子们喜欢嬉游的地方。 祠堂中庭宽广, 可舞龙灯; 一株種在前天井東側小假山上的苹婆樹, 有三百年以上的樹齡, 枝繁葉茂, 高十餘米, 樹冠伸到馬鞍牆頭外的孝義巷, 濃蔭蔽日。 三四月会開嫩黃色花, 七八月果實成熟, 裂開後的苹婆果實像丹鳳眼, 又稱 “鳳眼果”。

当年王孝泉一家住在祖屋, 直至父亲与妻子去世, 大约1932前后, 才举家迁往法海寺文昌衕。 今日古屋尚在, 格局猶存, 地址是灯笼巷7-8号, 不过孝泉迁出以后, 已经人事全非了: 宗祠里曾办过幼稚园, 老屋还当过军区训练处, 厅内甚至放过各种打靶的目標。 随后渐成了大杂院, 虽然还有一两户王氏远亲住在这屋檐下, 但也有不同的人家陆续搬了进来, 二三十户, 挤满了前厅后房, 把院子, 门厅, 天井等七分八隔。

祖屋後门,“孝义巷” 牌坊至今还巍然矗立。这也是故居遗址唯一修复过的地标了。

王家的后裔分住各地, 并没有忘记这座状元府。 1988年, 十二位王氏家族, 包括王世章在内, 署名呈请保留祖居作为文物古迹, 1991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了公文批准, 故宅由此挂牌保护, 免于拆建。 当初挂在前厅的 “王氏状元府” 牌匾, 据说已送到故宫博物院保管。 至于老佛爷赐的 “福” 字匾, 年代久遠, 早就遺失了。 老屋至今尚未整修, 已风烛残年, 破旧不堪, 默默仰望着周围环绕着的高楼, 静待下一波时代的浪潮卷入。